看了一篇講臺灣為何薪資低的文章,基本就是臺灣老闆都很糟,人資更是共犯,沒當過老闆的人寫抱怨取暖文常常是這樣的。他心裡想「我以後一定不是慣老闆,我要給高薪」,如果這些取暖文作者都去創業了,臺灣低薪現象應該已經解決了吧?
但臺灣依然是低薪,意思是那些曾經抱怨的員工們創業後仍然給低薪,那麼,按照這篇文章的邏輯,臺灣人要不是全是慣老闆,就是具有慣老闆潛質的未來慣老闆。
我是不相信的。雖然這文章的高度低,但臺灣薪資低是長期問題,為什麼呢?
問這個問題有幾個思考:(我沒有答案)
- 臺灣沒有高薪資的工作嗎?
- 比起外國,同樣的職位仍是高薪嗎?
- 為何外國(大陸)薪資會高呢?
從供需來看:
- 經濟好→賺錢機會多→投入新創或擴張→高薪搶人才。
- 經濟差→賠錢風險高→企業退出或緊縮→低薪過寒冬。
公司能賺錢,因掌握正確趨勢,在銷售和資本市場都能獲利。一般來說,政府政策建立好的平臺,提供更容易繁榮的基礎;企業眼光找尋好的方向,站在基礎上尋找更好更適合的機會。
所以有兩個變因,1)你站在好平臺上嗎? 2)你是個好苗嗎?
沃土能長出大樹,貧瘠土地只能長無根前驅植物;如果只有個小魚缸,就算大白鯊也長不大。
那麼,我們能不能自己走出去?走到土壤肥沃、發展空間大的地方去?
青苔長在水溝蓋下方,它為何不選擇到大安森林公園裡?因為它本來長不大,在那裡很容易就被小動物吃光或被人清掃掉,而它特化成耐陰涼的體質,也只有它能生長在水溝蓋下。
假如我們已經特化成適合在水溝蓋下生長的物種,想要長大就很不容易。但,誰想要特化成水溝蓋下的物種呢?
最先,你種子落在水溝蓋下了,水溝蓋下不好長大,生存卻不難,這裡有特化菌種、蟲蟻,你只要願意符合這些規格,在這裡勉強餬口是做得到的,比如科專、亞洲矽谷、以你資本額為基出資不管你價值的投資人…,這些規格雖與全世界不符,但你符合了就可在這裡存活。
久而久之,你就特化了,你擅長取得本地的標案,但森林的一切令你害怕,在沒有護衛下,這些青苔小草一出去就被踩死了。
所以你要求水溝王護衛我們走到森林裡去成長,但水溝王說:「我們要建一個亞洲矽谷,吸引那些紅杉都在我們這裡成長茁壯。」雄心壯志,但紅杉不能長在水溝裡,要不水溝把蓋子打開成為世界的一部分,要不就得讓種子長翅膀飄到空間足夠發展的地方。
有人會說,誰說水溝長不出大樹?臺積電很大啊!臺積電是一株長在森林裡的大樹,剛開始有一支根伸在水溝裡,那支根現在是水溝裡的神木。
如果環境不去擁抱世界,你就只能靠自己長出去了,到那時,枝椏在世界各地提供更多機會,臺灣依舊在煩惱低薪問題。
所以,當你問為何臺灣老闆為何不給高薪時,你要先問問,如果你的公司能夠走向世界,功成名就,除去臺灣親友、從小到大的朋友、小吃等感情因素外,你是否願意把企業總部開在臺灣?
堅持不開蓋的鎖國臺灣,現在你是所有企業的硬傷,企業早就不管水溝的主人是藍色碩鼠或是綠色蜥蜴,他們慶賀打敗對方搶得全水溝地盤之時,為了提供更高薪水而不被說成是慣老闆,新創們我們想想怎麼爬出這水溝吧!
讓我們要去找一個更好的平臺,重新特化成適合森林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