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電影是腦部按摩,很久沒到電影院好好坐下看電影,覺得「全腦痠痛」,接下來會有些大的衝擊以及工作,於是我去看《露西》。
現實很殘酷的,按摩院是好逃避,暫無視世界,出來就Refresh。
第一個走進iMax電影院,十分鐘內只有我一人,電影院的椅子、地毯、牆壁都是吸音的,還沒開始播放什麼,安靜的連自己的聲音都聽不見,直到有幾個人陸陸續續進來,才從不現實跳出。
電影跟設計相近,它們都「提升人類的生活」,尤其科幻片告訴我們一個不曾經歷的世界,這個世界有它自己的邏輯,當說清楚邏輯,我們會覺得「很合理」,但走出電影院又跳接回原有世界。
高中時把倪匡的小說都看完了,他的確寫了大量文字,但邏輯不脫「外星人」、「鬼」兩個結果,為賺錢大量書寫,但不用功吸收,處在香港這燈紅酒綠快速環境,難對生活有細微觀察,結果是乏善可陳,「文字匠」而已。
盧貝松不是這樣,網路上人各種猜測,或許是法國的環境,說不定曾碰過一些毒品,但他總是敏銳的,觀察力足夠的,《第五元素》時代的膚淺華麗或許是他的全盛時期,但現在他老了,內斂了。
***
這部電影所講述的世界我們都曾經歷過,不是幻想。
有時我們工作,狀態超好,進入「暢流」狀態,在很短的時間做很多事情,等所有事情告一段落,抬頭一看才過了幾分鐘。如果一個人每天就處在這種狀態中,他能做的事情就接近超人了。
電影裡說的藥可能有或者沒有,不過讓人聰明的藥是有的(http://only-perception.blogspot.tw/2007/12/blog-post_4980.html),我曾聽過醫師說他們在學校時為了記憶拉丁文病症名稱,自己開這個藥讓自己腦部加速運作,突然聰明幾天通過考試。
電影後段,露西假借對幾個教授開課,其實對觀眾說教一番,大意是世界上本無數字,人類發明了數字簡化這世界,在一切都數位化的時代,很有道理。
剛好昨天看到一篇講iWatch能打敗瑞士手錶的文章裡舉了一個數位相機的例子,數位相機早期只有200萬畫素,要取代膠捲,至少要1200萬畫素。想想早期手機拍的相片,我們不會覺得這可以取代膠捲,直到現在,1200萬畫素很普遍了,數位相片能夠取代膠捲了嗎?
搞電影的人會告訴你,膠捲還是最好的,就算24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,還是拼不過膠捲。
數位化,意即我們用我們能夠理解的方式記錄事物,比如CD能在這麼小的碟片記錄下60分鐘音樂,是因為它把人耳「聽不到」的高低頻聲音刪除了,資料量變小。但其實有時人類聽不到的重低音卻能讓人覺得「哇,音效好好哦!」,人類或許聽不到,但卻「感覺」得到。
記得Discovery有一集講大象的超低頻語言。會發現這件事,是因為一位動物學者在象欄旁看大象時「感受」到低頻震動,於是他用錄音帶錄下,再快速播放變成人耳聽得見的聲音,才解開象群不「說話」卻能集體行動之謎。
我為了工作學寫程式後,才發現數位化真的是將世界簡化成模型,當數字成為顯學,更多人相信只要有好的演算法就能統治世界時,人性及物的本質卻一點點消除,想想十年前我們買了一台不到12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,現在會發現在那段時間,雖然拍了很多照片,品質卻不好,雖然後悔,但過去時間不會回來,相片也無法重拍了。
***
片尾,露西把所有知識分享了,她化成龐大的新一代電腦,然後粉碎變成~~~隨身碟...那時突然覺得Low掉了,這樣龐大的智慧,就算我們至蠢無法感受,也不能塞在一個隨身碟裡啊!
隔天回想,誰說不能?如果霍金想出萬物本源的公式,那公式或許只有一行字呢!我想真理多半不是複雜的,就像不管三十二式、七十二式的太極拳都只是糟粕,真正能表達太極精髓的太極拳實則一式也無。
那盧貝松算含蓄,換成我,她會化身成一張紙條。不過,這樣拍法,網上的罵聲一定更多,因為能背下七十二式太極拳的人多有,能感受無式太極拳的人少。
這樣說,好像人類一直在簡化事物配合我們不發達的大腦及感官,從簡化成神話、故事、傳唱歌曲、口訣太極拳,直到補習班教我們用口訣背下淩亂的歷史課本,這世界總是清明的腦子少的,這些清明的腦子把事物轉化成口訣、數字和文字,傳授給我們這些魯鈍的腦。
我想起與一些有創意的人談話時的愉快感,彼此像打乒乓球一樣快速互傳點子,遠超過簡化的語言可表達,卻都能激發對方更多點子,這種談話結束好像腦子去健身房的快感。
我想,在這個數位顯學時代,學會感受真實世界,將是未來最大的財富,放下手機、離開電腦,走到巷弄裡、山林裡,去和世界打交道吧!